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尽管地壳中铁的含量极其丰富,但由于铁的化学性质导致铁极易氧化成不溶的三价铁,特别是在高pH石灰性土壤中,这种现象普遍发生,极大限制了植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导致严重的缺铁症状,阻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作物产量和品质。铁也是人类健康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铁摄取量不足严重危及人类特别是妇女的身体健康和儿童的正常发育。归根结底,人类所需铁直接来自于植物源或通过食物链间接来自于植物源。因此,理解和认识植物如何高效吸收、维持铁稳态是通过分子设计培育富铁作物品种的基础,同时也是通过耕作措施提高铁含量的理论依据。
应我室兰平研究员邀请,来自英国John Inner Center 的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于2019年1月8日-12日来我所访问。
2019年1月10日上午,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做了题为“From -omics to answers: Iron homeostasis in plants”的学术报告,总结了根系次生代谢产物在铁高效吸收利用方面的作用、原理、机制及其应用前景,并结合自身研究就这些研究成果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现象观察到机制阐释进行了系统介绍。此外,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还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从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等角度对植物如何感知缺铁、调控铁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胞内铁稳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的报告对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特别是从多角度思考科学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启发,同时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来访对加强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室施卫明研究员、李光杰和王超副研究员以及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土壤所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来访得到国家研发专项课题(2016YFD0200308)和研究所135重点项目(ISSASIP1605)的资助。
报告人简介:
Jorge Rodriguez Celma博士长期从事植物适应缺铁的逆境机理研究,特别是利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等高通量组学方法对根系分泌物在高效吸收铁方面做出了国际一流的工作,在本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相关研究成果在提高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方面有极强的应用潜力,对提高土壤生产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